“懂人性”的玩具,如何偷走消費者心,還讓商家狂吸金?
7.16.2025, 3:03:11 PM
169

7.16.2025, 3:03:11 PM
169
市場風向標
當 “顏值即正義” 的消費邏輯在市場上主導多年后,一股另類的 “顏值” 正悄然崛起 —— 追求多元審美的文化逐漸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趨勢。Labubu 便是這一潮流的典型代表:這個長著尖牙、有著不對稱瞳孔與雜亂毛發的 “小怪獸”,憑借跳出傳統審美的獨特設計,迅速在全球掀起熱潮。
與此同時,一批批獨具個性、帶有情緒色彩的玩具開始嶄露頭角。它們打破 “精致完美” 的固有框架,與消費者建立起深層情感連接。這些玩具為何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?這背后的邏輯,值得我們深入探究。
01、用“反精致”承載多樣情緒
就在Labubu風靡全球的浪潮下,TikTok平臺上也涌現出了一款極具個性的爆款玩具。它就是來自TikTok小店New World Toys World的章魚形象電動玩具。和平時見到的玩具不太一樣,這款章魚玩具的外觀設計可謂別具一格,完全稱不上傳統意義上的美觀,甚至看著有種“擺爛感”。它有著細長且略顯扭曲的觸手,身體比例不協調,整體造型給人一種抽象、搞怪的感覺。但在當下追求個性與獨特的消費潮流中,它的與眾不同反而使其脫穎而出。

Echotik的數據顯示,在TikTok美區的玩具類目這個競爭激烈的賽場上,這個章魚玩具上架僅僅兩周,便以周銷2055件的優異成績,成功登上了玩具類目榜單的第7位。目前,它已經斬獲了超過5.1萬美元的GMV(約合人民幣37萬元)。

“萌系玩具” 能帶來治愈感,而 “個性玩具” 則可以成為任何情緒的容器與投射載體。就像人的情緒從不止一種,玩具的表情也不必局限于笑臉,它可以是呆滯的、邪魅的、猙獰的,甚至是帶著悲傷的。有時,這種貼近生活的真實感,比單純符合顏值標準的外觀更能打動人心。傳統意義上 “精致完美” 的設計不再是唯一選擇,消費者的購物決策也不再局限于功能與外觀。如今,產品所承載的情感價值與個性化體驗,正逐漸成為影響購買行為的核心要素。
02、用“舊情懷”包裝“新情緒”
最近,瑞幸聯名海綿寶寶推出的周邊玩具,上線兩天售罄50 萬件。原本只需加價10元就能換購的玩具,轉眼在閑魚上被炒到45元高價,上演了“魚躍龍門”的戲碼。社交平臺瞬間被兩條路人魚“霸屏”,這兩條魚憑借“精神狀態堪憂”的畫風,從眾多聯名款里殺出重圍。

這兩條名為"努力魚"和"聰明魚"的比奇堡路人魚,一個躺平翻白眼,一個嘬手指裝傻。瑞幸給這兩條魚起的名字與形象極致反差,不難發現:努力魚全程"劃水",看不見一點想努力的樣子;聰明魚那迷茫的眼神,看起來也是不太聰明的樣子。兩條塑料魚在內卷與躺平之間反復橫跳、用發癲治愈自己的情緒狀態簡直是“當代牛馬”的具象化。

把路人魚放到Mini版工位上,“小小工位,小小社畜”的既視感直接拉滿!好抽象,也好形象。

瑞幸這波聯名的高明之處在于,比奇堡的 IP 形象早已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,而瑞幸卻給這兩條 “路人魚” 注入了全新靈魂。老 IP 的熟悉感降低了消費者的接受門檻,而 “努力卻擺爛”“聰明卻裝傻” 的新情緒,則精準戳中當代打工人的內心矛盾。這種融合不僅讓老 IP 重新煥發生機,更讓年輕人在懷舊與現實之間找到了情感的平衡點。
03、用“接地氣” 打通傳統文化連接
明年是馬年,很多玩具企業已緊鑼密鼓地圍繞生肖元素布局市場。這讓人不禁想起已走紅的甘肅省博物館銅奔馬文創玩具,其成功案例為當下的馬年文創布局提供了寶貴借鑒。甘肅省博物館以東漢銅奔馬為原型,推出了文創玩具“銅奔馬”。原造型中它三足騰空,昂首長嘶,以矯健之姿展現了古代匠人化動為靜的高超藝術水準。
然而在文創IP的設計中,設計師添加了吐舌頭、歪嘴巴、做鬼臉等扭曲鬼畜的表情,讓原本莊嚴的國寶瞬間有了“看著就沒壓力”的松弛感。 “馬踏飛燕” 玩偶多次賣斷貨,其獨特的形象和有趣的設計成為網絡爆款。

“銅奔馬”文創玩具不僅是玩具,更是文化傳播的載體。它通過創新的設計,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。這種創新不僅能夠為產品賦予更多文化價值,更能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重新煥發生機,找到與現代消費者的情感連接點。
結 語
從Labubu的全球爆火到TikTok上章魚玩具的出圈,從瑞幸聯名海綿寶寶的爆款周邊到甘肅省博物館“銅奔馬”文創的走紅,這些現象無不揭示了一個核心邏輯:在追求個性與情感共鳴的時代,玩具的價值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外觀與功能,而是成為了一種情感的寄托、文化的載體以及個性的表達。對企業而言,這既是打破同質化困局的突破口,更是重塑產品價值維度的關鍵契機。
傳統審美的市場中,消費者的需求正在變得更加多元和復雜。他們渴望的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,更是心靈上的觸動。因此,企業需要深刻洞察消費者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,打破常規思維,以創新的設計理念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去打造產品。
在物質豐裕的時代,人們更愿意為“懂自己”的產品買單。企業需以更開放的姿態解構產品價值,將情緒共鳴、文化認同與商業創新深度融合——畢竟,能穿越周期的,永遠是那些既承載時代情緒,又傳遞人文溫度的作品。
文/編輯:韓瑋玲

從“冷門”到“現象級國潮”,它靠什么“拼”出億級爆款
1000+ 插畫師共創、千萬拼圖用戶、億級爆款、市占率第一、“奧斯卡”級大獎加身 十年間,TOi圖益完成了一場從低迷市場到年輕人社交主場的完美逆襲。當行業陷入同質化泥潭時···

不止是玩具,更是新晉“中國特產”
潮玩作為玩具市場的新型消費形式,近年來發展迅猛,已從單純的娛樂載體升級為融合情感價值、文化符號與社交屬性的綜合業態。其背后折射的,是 Z 世代消費群體對個性化表達的追求···

控成本、提人效、穩利潤!60家企業直呼滿滿干貨
為提升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專業化、差異化、特色化發展水平,加快推動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,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(簡稱中國玩協)與重點產業集群在思維創新···

學會哄自己開心!成年人心甘情愿為這種玩具買單
近年來,隨著消費升級和情感經濟的崛起,玩具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——從傳統的兒童娛樂工具,逐漸演變為成年人情感表達的載體和社交互動的媒介。